2025年艾斯納獎:蝙蝠俠、蜘蛛人領跑提名名單

Sep 26,25

2025年威爾·艾斯納漫畫產業獎提名名單已正式公佈。這項被譽為漫畫界奧斯卡的獎項,旨在表彰過去一年發行最具影響力的優秀作品。

Fantagraphics與DC漫畫在今年提名中表現亮眼,Fantagraphics共獲得24項提名(含1項共享),DC則拿下10項(含9項共享)。《神力女超人》編劇湯姆·金以4項提名領跑個人創作者榜單,另有數位創作者各獲3項提名。

DC的「絕對宇宙」系列在本屆艾斯納獎提名中大放異彩

IGN讀者或許會注意到,前IGN漫畫編輯喬伊·埃斯波西托同樣獲得提名。他與尚·馮·高曼合作的《行人》入圍最佳新系列,將與《絕對蝙蝠俠》、《權力幻想》等作品同場競逐。

2025年艾斯納獎得主將於7月25日在聖地牙哥國際漫畫展期間,於聖地牙哥希爾頓海灣飯店揭曉。完整提名名單如下:

最佳短篇故事

「惡意何物」,羅斯·穆雷,《NOW》第13期(Fantagraphics)
「第1703天」,克里斯·韋爾,《煙霧信號》第43期(荒島漫畫)
「豬」,史黛西·古古利斯,《NOW》第13期(Fantagraphics)
「空隙」,菲爾·希梅內斯,《DC驕傲2024》第1期(DC漫畫)
「我曾愛過的水:搬家日」,潘姆·威依,《MUTHA》雜誌
「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」,凱拉·E,《NOW》第13期(Fantagraphics)

最佳單期/一發完作品

《墮胎藥手冊:社區米索前列醇與米非司酮指南》,伊莎貝拉·羅特曼、瑪妮·加洛威、賽吉·科菲(銀色鏈輪)
《冰淇淋人》第39期:「沉船減壓·第一部」,W·馬克斯韋爾·普林斯與馬丁·莫拉佐(Image漫畫)
《屁屁噗噗》第1期,卡洛琳·卡什(銀色鏈輪)
《向日葵》,基茲·楊(銀色鏈輪)
《病態之愛》,查爾斯·伯恩斯(與合作夥伴及兒子聯合出版)
《加薩戰爭》,喬·薩科(Fantagraphics)

最佳連載系列

《真相部》,詹姆斯·泰尼昂四世與馬丁·西蒙茲(Image)
《偵探漫畫》,拉姆·V、湯姆·泰勒、里卡多·費德里奇等(DC)
《驚奇四超人》,萊恩·諾斯、卡洛斯·戈麥斯等(漫威)
《桑托斯姐妹》,格雷格&費克等(浮游世界)
《終極蜘蛛人》,喬納森·希克曼與馬可·切克托(漫威)
《神力女超人》,湯姆·金與丹尼爾·桑佩雷(DC)

最佳有限系列

《艾倫·史考特:綠光戰警》,提姆·謝里丹與西安·托米(DC)
《動物收容所》,湯姆·金與彼得·格羅斯(BOOM!工作室)
《異類》,詹姆斯·泰尼昂四世與約書亞·希克森(Image)
《溫德霍恩的海倫》,湯姆·金與比爾奎斯·艾維利(黑馬)
《稀世風味》,拉姆·V與菲利佩·安德拉德(BOOM!工作室)
《札塔娜:傾覆之屋》,丸尾丸與哈維爾·羅德里格斯(DC)

最佳新系列

《絕對蝙蝠俠》,史考特·史奈德與尼克·德拉戈塔(DC)
《絕對神力女超人》,凱莉·湯普森與海登·謝爾曼(DC)
《小秘儀》,傑夫·勒米爾(BOOM!工作室)
《行人》,喬伊·埃斯波西托與尚·馮·高曼(岩漿漫畫)
《權力幻想》,基倫·吉倫與卡斯帕·溫加德(Image)
《詭異谷》,東尼·弗利克斯與戴夫·瓦赫特(BOOM!工作室)

最佳幼童讀物

《沼澤桃金孃》,席德·夏普(安尼克出版社)
《微生物俱樂部》,艾莉絲·格拉維爾(繪畫與季刊)
《希爾達與樹枝躲雨記》,盧克·皮爾森(飛天眼)
《夜間故事》,利尼爾斯(阿斯特拉圖書)
《詩歌漫畫》,格蘭特·斯奈德(編年紀事)

最佳兒童讀物

《終局之謎》,艾瑪·亨辛格(綠柳/哈珀柯林斯)
《下一站》,黛比·方(蘭登平面圖像)
《平凡珍與人魚》,薇拉·布魯斯高(第一第二/麥克米倫)
《怪咖》,東尼·韋佛二世與傑斯&辛·維博沃(第一第二/麥克米倫)
《年輕巫婆與女巫試煉》,伊莎貝爾·格林伯格(亞伯拉姆斯)

最佳青少年讀物

《灰燼小屋》,王謹(第一第二/麥克米倫)
《大吉姆與白男孩》,大衛·沃克與安德森(十速平面圖像)
《深淵》,莫莉·奧斯特塔格(學術社)
《海灣》,亞當·德索薩(苔原)
《新年戀愛故事》,楊謹倫與范黎雲(第一第二/麥克米倫)
《左外野驚奇》,喬納·紐曼(安德魯斯麥克米爾)

最佳幽默出版物

《成年是份禮物!》,莎拉·安德森(安德魯斯麥克米爾)
《自然之力》,愛德華·斯蒂德(繪畫與季刊)
《孩子依舊古怪:育兒觀察錄》,傑佛瑞·布朗(NBM)
《鼠婦故事》,艾莉森·康威(黑面板)
《療癒過程:100則陪伴漫畫》,塔拉·布斯(繪畫與季刊)

最佳選集

《EC殘酷宇宙》,賽拉·哈恩與馬特·德萊爾編(鬼魂出版社)
《哥吉拉70週年》,傑克·威廉斯等編(IDW)
《新漫畫選集》第13期,艾瑞克·雷諾茲編(Fantagraphics)
《窺視》第1期,薩米·哈克姆與史提夫·韋斯曼編(腦死/凱爾·吳)
《鈕釦雜誌》第14期:「生死之際」,強納森·貝里斯等(鈕釦漫畫)

最佳紀實作品

《茱娜》,強·梅西(街頭噪音圖書)
《滋養之心:父子與戰爭長影》,卡爾·希亞奇塔諾(畫廊13/S&S)
《神話締造者:路易斯與托爾金的非凡友誼》,約翰·亨德里克斯(亞伯拉姆斯)
《波多黎各戰爭圖文史》,約翰·巴斯克斯·梅希亞斯(聯合廣場)
《選權之歌:美國性別種族與投票權秘史》,凱特琳·卡斯(Fantagraphics)

最佳圖像回憶錄

《分離維度:北緯60度十年》,艾莉森·麥克里希(謎題)
《餵養幽魂》,泰莎·赫爾斯(MCD/FSG)
《原野》,大衛·拉普(謎題)
《共度時光》,莫里斯·維勒庫普(萬神殿)
《並非虛無:哀慟與愛》,莎拉·萊維特(軍械庫)

最佳圖像小說—新作

《終極剪輯》,查爾斯·伯恩斯(萬神殿)
《新年戀愛故事》,楊謹倫與范黎雲(第一第二/麥克米倫)
《怪物摯愛》第二冊,艾蜜兒·費里斯(Fantagraphics)
《星期日》,奧利維耶·施勞文(Fantagraphics)
《勝利遊行》,李拉·科爾曼(萬神殿)

最佳圖像小說—再版

《掙脫鎖鏈:守護犬傳奇》,派翠克·麥克唐納(亞伯拉姆斯)
《慵懶黛西》1-2卷,翠西·巴特勒(鐵馬戲團)
《單手與六指》,拉姆·V等(Image)
《救援小隊:封鎖圖文選》,蓋比·福勒編(萬神殿)
《西雅圖武士:日裔美國經驗漫畫視角》,凱莉·後藤與山姆·後藤(下巴音樂)
《UM》第一卷,奶油杯(散熱器漫畫)

最佳跨媒體改編

《皮凱提資本與意識形態圖文版》,克萊爾·阿洛特與班傑明·亞當(亞伯拉姆斯)
《樹的隱秘生活》,彼得·沃萊本原著改編(灰石)
《長路》,戈馬克·麥卡錫原著改編(亞伯拉姆斯)
《小熊維尼》,A·A·米爾恩原著改編(繪畫與季刊)
《世上最糟糕旅程》第一卷,切里-加勒德原著改編(鐵馬戲團)

最佳國際作品美國版

《公主皆於黎明前逝去》,昆汀·祖提翁(亞伯拉姆斯)
《水母》,波姆(Pow Pow)
《樟腦丸》,索爾·奧特羅(Fantagraphics)
《重返伊甸園》,帕科·羅卡(Fantagraphics)
《星期日》,奧利維耶·施勞文(Fantagraphics)

最佳國際作品美國版—亞洲

《明日之丈》,高森朝雄與千葉徹彌(講談社)
《遺傳三角》,林文也(日元)
《陰陽師》,霍卡左諾(VIZ)
《最後四分之一》,矢澤愛(VIZ)
《搜破壞》第一卷,金井敦史(Fantagraphics)
《東京日日》1-3卷,松本大洋(VIZ)

最佳檔案集/企劃—連環漫畫

《線條人生》,索爾·斯坦伯格(紐約書評)
《法蘭克·強森:美國漫畫秘密先驅》第一卷(Fantagraphics)
《斯坦·麥克的真實趣聞:1974-1995紐約眾生相》(Fantagraphics)
《荊刺:傑夫·史密斯1982-1986原始BONE連載全集》(卡通圖書)

最佳檔案集/企劃—漫畫書

《恐怖網路全集》,達娜·安德拉編(Fantagraphics)
《大衛·馬祖凱利蝙蝠俠元年藝術家版》(IDW)
《DC漫畫風格指南》(標準手冊)
《馬塞爾·拉布呂姆的告別曲》,阿蒂利奧·米凱盧齊(Fantagraphics)
《威利·伍德維茲終極集》(先鋒)
《X戰警:重製日漫版》第一卷(VIZ)

最佳漫畫相關期刊/新聞

《The Beat》,海蒂·麥克唐納等編
《ICv2》,米爾頓·格里普編
《INKS》,蘇珊·柯特利編
《SOLRAD》,丹尼爾·埃爾金編
《扎達斯基漫畫新聞》,艾莉森·奧圖爾編

最佳漫畫相關書籍

《美國漫畫編年史:1945-49》(兩天明)
《凱特·卡魯:美國首位偉大女性漫畫家》(Fantagraphics)
《問與答》,阿德里安·托米內(繪畫與季刊)
《閱讀愛與火箭》,馬克·索貝爾(Fantagraphics)
《告訴我壞女孩贏的故事》(Fantagraphics)
《華特迪士尼唐老鴨終極史》(塔森)

最佳學術/研究著作

《漫畫與現代主義》(密西西比大學)
《描繪女性:法語漫畫與女性》(俄亥俄州立大學)
《從口香糖包裝紙到小財神》(密西西比大學)
《石化幻想:美國漫畫的藝術能量》(俄亥俄州立大學)
《單格魅力:美國單格漫畫文化史》(羅格斯大學)

最佳出版物設計

《比爾·沃德:Fantagraphics工作室版》(Fantagraphics)
《布萊恩·伯蘭蝙蝠俠致命玩笑藝廊版》(塗鴉設計)
《大衛·馬祖凱利蝙蝠俠元年藝術家版》(IDW)
《細嚼慢嚥》(大象食客漫畫)
《歪小子史考特20週年精裝盒裝版》(鬼魂出版社)
《華特迪士尼唐老鴨終極史》(塔森)

最佳數位漫畫

《美容院》(歐洲漫畫)
《海的那邊》(歐洲漫畫)
《剛左傳奇》(歐洲漫畫)
《抵達她的旅程》(講談社)
《蜘蛛與常春藤》(歐洲漫畫)

最佳網路漫畫

《意外大學生》(田野老鼠)
《生生世世》(錯誤膝蓋)
《摯愛母親》(鐵馬戲團)
《海盜實戰指南》(鐵馬戲團)
《里格斯比》(鐵馬戲團)

最佳編劇

湯姆·金,《阿奇》、《動物收容所》、《溫德霍恩的海倫》、《神力女超人》
拉姆·V,《稀世風味》、《破曉跑者》、《單手》
凱莉·湯普森,《絕對神力女超人》、《紅髮女》、《毒液戰爭》
詹姆斯·泰尼昂四世,《有東西在殺小孩》、《藍皮書》、《真相部》
楊謹倫,《新年戀愛故事》

最佳編繪全才

查爾斯·伯恩斯,《終極剪輯》、《病態之愛》
艾蜜兒·費里斯,《怪物摯愛》第二冊
強·梅西,《茱娜》
帕科·羅卡,《重返伊甸園》
奧利維耶·施勞文,《星期日》
瑪麗亞·斯威尼,《脆骨症》

最佳鉛筆/墨線或鉛筆墨線團隊

菲利佩·安德拉德,《稀世風味》
尼克·德拉戈塔,《絕對蝙蝠俠》
比爾奎斯·艾維利,《溫德霍恩

Copyright © 2024 56y.cc All rights reserved.